2024有機農業推動中心讀書會花絮【五】

首頁»活動花絮»2024有機農業推動中心讀書會花絮【五】

 

五

關鍵字:讀書會共讀共學永續生活食物正義農藝復興森川里海

《第九次讀書會摘要分享》

活動時間:113年2月1日 14:00-16:00

活動地點:國立中興大學食安大樓七樓有機農業推動中心會議室

活動對象: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同仁

閱讀書籍:《食物正義:小農,菜市,餐廳與餐桌的未來樣貌》

作者:羅伯.高特里布(Robert Gottlieb)、阿努帕瑪.喬旭(Anupama Joshi)

譯者:朱道凱、蘇采禾

閱讀書籍:《巷仔口的農藝復興!社區協力農業,開創以農為本的美好生活》

作者:蔡培慧、台灣農村陣線、香港社區夥伴

書摘:

《食物正義:小農,菜市,餐廳與餐桌的未來樣貌》透過深入剖析現有食物系統的不正義現象,如環境破壞和安全問題,並介紹各種食物正義運動和策略,鼓勵讀者參與改革食物系統。書中案例涵蓋食物生產、配銷、銷售等各環節,提供了解決方案,是引人深思的食物改革指南。

1 食物正義小農,菜市,餐廳與餐桌的未來樣貌

圖1、《食物正義:小農,菜市,餐廳與餐桌的未來樣貌》

《巷仔口的農藝復興!社區協力農業,開創以農為本的美好生活》指出工業化食物生產的環境破壞和食安危機,提倡社區協力農業,建立在地的食物夥伴關係。除了於生產端鼓勵友善耕作,也在消費端通過支持農民共同承擔風險。書中介紹了不同類型的社區支持農業,展示了香港地區的成功案例,彰顯社區協力農業的可行性和成效。

2 巷仔口的農藝復興!:社區協力農業,開創以農為本的美好生活

圖2、《巷仔口的農藝復興!社區協力農業,開創以農為本的美好生活》

活動花絮:

導讀者分享,在美國部分州區或城市為食物沙漠的嚴重地區,如紐約市、芝加哥、德州、阿肯色州、奧克拉荷馬州、加州等等,大部分的居民住在新鮮食物「高度匱乏」之街區,前往新鮮食品超商的距離是去速食餐廳的兩倍,而且經研究指出,低收入的社區,以及速食餐廳和便利商店比新鮮食品商店多的地方,居民罹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機率較高。除了物理因素影響健康外,英國政府更立法禁止垃圾食品廣告來防止兒童過胖,避免廣告影響大眾對食物的正確認知。

面對工業化食物生產模式帶來的環境破壞與食品安全危機,社區協力農業(CSA)成為解決之道。而CSA鼓勵農民與消費者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分攤風險與共享豐收。在農業端,提倡友善耕作,尊重土地;在消費端,透過社區共同採購等方式,支持農民,共同創造健康的食物里程,讓農業生態更為永續。這場從餐桌、社區發起的支持小農,建構永續社會的美好革命,呼籲我們用吃的力量改變世界。這兩本書中不約而同皆提及,應該跟著節氣選擇食物。讀書會當周適逢立春(2月4日),導讀者準備有機發糕、紅豆年糕與大家分享。有機發糕選用本土有機米,不使用泡打粉,改以酵母製成;紅豆年糕以不使用農藥化肥種植的糯米製作,這兩款糕點口感Q軟有彈性,咀嚼時鼻腔不斷散發出純純的米香,著實和以往吃到的品項有不同的味覺體驗。

3 有機發糕品嘗 scaled

圖3、有機發糕品嘗

4 讀書會大合照 scaled

圖4、讀書會大合照

 

《第十次讀書會摘要分享》

活動時間:113年2月29日 14:00-16:00

活動地點:國立中興大學食安大樓七樓有機農業推動中心會議室

活動對象: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同仁

閱讀書籍:《當永續列車駛進森川里海:以生物多樣性為本的淨零、ESG與永續發展目標》

作者:古碧玲

書摘:

聯合國報告指出全球約一半的GDP依賴健康的生態系統,而世界銀行預測,若生態系統(如授粉、海洋魚類、天然林等)崩潰,將導致2030年全球GDP減少2.7萬億美元。過去企業以自然資源為原料發展商業模式,但生物多樣性流失將帶來經營風險。近年過度消耗自然資源導致生態破壞和氣候變遷,全球面臨永續發展之課題。本書介紹永續發展目標、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淨零轉型及企業ESG等,探討如何運用國土生態藍圖實現臺灣的自然永續。同時討論多個企業參與臺灣自然保育的案例。

5 當永續列車駛近森川里海

圖5、《當永續列車駛進森川里海:以生物多樣性為本的淨零、ESG與永續發展目標》

6 導讀者介紹桌遊【瓢蟲家族的有機天地】遊戲規則 scaled

圖6、導讀者介紹桌遊【瓢蟲家族的有機天地】遊戲規則

活動花絮:

一開始,導讀者引用書中「要養活全世界的人,要1.7個地球才夠用」這句話提醒大家,永續議題已從環境倡議進階到國家及商業治理議題,唯透過森川里海,得以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氣候調適根本。

日本推動里山倡議長達20年已久,臺灣大約在2007年才開始跟進里山倡議。以雲林、澎湖、臺東為例,雲林古坑華南社區,透過地方各人士協力,發展學生食農教育、共生田農作、研發加工品並導入醫療資源,更成為金牌農村、生物多樣性社區。而澎湖青年洄游返鄉,藉由社區歷史找回技術傳承的鏈結,進行石滬修葺,發展食魚教育、生態旅遊、環境教育以維護生物多樣性。臺東池上進行大波池溼地生態復育,在社區人士努力下成立池上米共同品牌協會,進行有機栽種、米廠加價收購,發展觀光米鄉並提升技術,創造品牌價值。

最後,導讀者準備一款推廣「有機農業」的桌遊:【瓢蟲家族的有機天地】,玩家不僅可藉採買有機蔬果任務認識四季蔬果之外,更可了解有機栽培與經營中,可行及不可行作為,加深有機農業規範認知!

圖片來源

  1. 《食物正義:小農,菜市,餐廳與餐桌的未來樣貌》
  2. 巷仔口的農藝復興!:社區協力農業,開創以農為本的美好生活
  3. 《當永續列車駛進森川里海:以生物多樣性為本的淨零、ESG與永續發展目標》

延伸閱讀:

  1. 農業部農業知識入口網之社區支持型農業在臺灣的發展概況
  2. 環境資訊中心公共論壇:里山倡議的核心概念與國際發展現況

編輯:吳宣佑

校稿:曹錦鳳

歡迎各界傳播轉載使用,敬請標註轉載來源:須註明為「引用自『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官方網站」。

相關文章

有任何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