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讀書會、共讀共學、土壤的救贖、土壤碳、土壤管理、低碳農業、減碳增匯、免耕農法、有機耕作系統、氣候變遷解方、微生物、土地病理學、土壤議題
活動時間:2022年8月26日、10月21日、12月16日14:00-16:00
活動地點:國立中興大學有機農業推動中心7F會議室
活動對象: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同仁
閱讀書籍:土壤的救贖:科學家、農人、美食家如何攜手治療土壤、拯救地球(The Soil Will Save Us: How Scientists, Farmers, and Foodies Are Healing the Soil to Save the Planet)
作者:Kristin Ohlson
書摘:人類數千年來的農耕及畜牧,特別是現代的工業化農業,已經導致八成的土壤碳散失到大氣中,即使我們今天就停止使用化石燃料,地球仍會繼續暖化。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紛紛放下宿怨,從科學家到碳農、碳牧人,從碳權交易巿場到環保團體,共同走向同一個目標:把碳種回土壤裡,將大氣中的碳轉換成對土地、對所有地球生物都有利的土壤碳,而這還有可能扭轉全球暖化,同時還能賺到錢。
活動花絮:
延續土壤和我們的關係與氣候危機解方,進行深度的探討:
數千年來人類在農耕與畜牧及現代化的工業化農業影響下,導致八成的土壤碳散失於大氣中,加上石化產業、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導致溫室氣體不斷累積使地球暖化持續進行,造成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的危機,即使今日即停止化石燃料的使用,地球仍會不斷暖化,人人都應正視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問題,再也無法置身事外。
隨著各國積極宣示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相關碳匯與碳權等主題討論度極高,淨零排放腳步刻不容緩!中心讀書會藉由共讀「土壤的救贖:科學家、農人、美食家如何攜手治療土壤、拯救地球」書籍,從關心雙腳下的土地開始!以不同觀點角度切入,帶您瞭解書籍中各章節精華重點,延續第一篇讀書會花絮,本篇將分享:「第五章、靠碳賺錢」、「第六章、我們為什麼不知道這些事」、「第七章、新夥伴」及「第八章、地下的英雄」,讓我們一起繼續向土壤學習吧!
The Soil Story 土壤的故事
《第五次讀書會摘要分享》:第五章、靠碳賺錢
描述健康土壤的好處及培養土壤碳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好處及方法,同時可透過低碳農業及相關農業減碳增匯方式累積土壤碳、資源循環減碳等方式進行碳權交易靠碳賺錢。
· 健康土讓的好處
包括提升生產力、改善水分滲透、減少侵蝕和逕流、生物多樣性增加。
· 如何培養土壤碳
1. 鼓勵農民種植綠色植物覆蓋土地。
2. 透過免耕農法以不耕耘方式讓土壤中微生物不被破壞。
3. 種植多年生牧草及多年生樹木,培養出的土壤碳能幫助土壤留住沙丘上的雨防止侵蝕,提高土地的生產量。
· 如何靠碳賺錢
1. 低碳農業(low-carbon agriculture)利用更好的土壤管理方式來培養及保護土壤碳,並獎勵增加碳儲藏的農業活動,書中案例如下:
(1) 2006年在美國佛蒙特州成立的「美國碳農」公司,美國碳農將這些被保存在土壤裡的碳,以碳權 (carbon right)之名作為商品,生產者為管理土壤的農民,買主為需要彌補碳足跡的人。在此運行模式中,農民不但可以生產糧食,亦可向消費者保證食物生產有助於減緩氣候危機。
(2) 美國農地投資公司找投資者提供資金購置土地,並將有機驗證農地出租給有務農經驗,但沒錢購買土地的青農,並藉由美國農業部提供公募基金幫助傳統農民度過轉型期,實施永續農法,幫助農民找到願意減少碳排放或增加碳儲藏而買碳權的顧客。
2. 農業減碳增匯國內外案例分享
(1) 美國俄亥俄州有農民,7,500英畝土地,每年秋天大豆收割後種植黑麥及油菜籽,以作為淡季覆蓋養土綠肥,透過碳權買賣,5年獲利約175,000美元。
(2) 日本最大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為了碳權抵消排放,於2021年在東京北部入股一家林業管理公司,利用閒置林地創造碳權。
(3) 澳洲是全球碳排量最高的國家,為了實踐再生農業,開啟史上最大的土壤碳匯專案,僅改變管理動物放犁的方式,減少對土壤的騷動和增加覆蓋植被,就能抵消牛隻排放甲烷,並販售多於的碳權。
(4) 2019年英國宣示2050要達到碳中和,使用的策略為提高農場生產效率,在農場四周種樹增加樹林面積,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並發展綠能產業,利用太陽能發電自給自足於農產管理。
(5) 近年農委會及環保署推廣用豬糞尿產生的沼氣發電,讓養豬廢棄物有了新發展。而除了用沼氣發電,彰化有一家牧場,利用沼氣發電節省碳排放,以及豬糞再製成肥料,創造節能減碳的效果,成功向環保署申請碳權抵換,換到超過三萬公噸的減碳量。
▲圖一、導讀人分享健康土壤的好處
《第六次讀書會摘要分享》:第六章、我們為什麼不知道這些事
分享旱地解方、有機農業對土壤與環境的好處,美國政府農業政策走向與農企業壟斷造成規模化慣行農業成為主流。大型農企業持續涉入研究發展與主導政策規劃,使得不利於慣行農業之言論或報導無法浮上主流檯面或甚至被打壓等現象描述。
· 旱地解方
旱地解方:英格漢「土壤食物網」及薩佛瑞「牛群短期放牧制度」,土壤食物網是健康土壤聲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 贈地學院後的好與壞
1. 1862年林肯簽屬通過新法案(Morrill Act)授權聯邦政府提供學院公地贈與、專款補助,贈地學院的成立為美國農業經濟貢獻每年十億美元。研究發展出控制疾病及害蟲方法,產量急起直追。
2. 大量開墾、破壞土壤後果為引發塵暴,促使國會在1935年通過土壤保育法。
· 羅德爾耕作系統試驗
美國有機農業早期的重要倡導者杰羅姆羅德爾(Jerome Irving Rodale)。「羅德爾研究所」以積極推廣有機種植及健康理念給普羅大眾。其認為「健康的土壤 =健康的食物 =健康的人」。並從1981年開始以有機與慣行農業進行耕作系統試驗研究。
· 美國農業規模產業化成因有:
1. 農商企業壟斷(以孟山都為例,掌控全球種子及農藥)。
2. 工業化慣行系統綁架(1970年代美國農業部鼓勵農民借款擴充規模)。
3. 農場法案:美國農業政策傾向支持大規模經濟作物、補貼富農及農企;有機農作物的保險費率高或容易遭拒保。
· 贊助費決定研究方向:
1. 1970年贈地大學起由農商企業主導,補足美國政府縮減挹注資金缺口。贈地大學成為企業承包商,研究力不再為公共利益服務。
2. 贊助者效應及寒蟬效應:讓不利於慣行農業發展之研究無法浮上主流言論檯面,讓研究方向偏向改善慣行農法而不是改變系統。
▲圖二、耕作系統試驗研究說明進行有機系統種植的好處
《第七次讀書會摘要分享》:第七章、新夥伴/第八章、地下的英雄
透過不同視野,探討土壤的新夥伴及人類的地下英雄間的關係,對於土壤而言的夥伴,例如農友、環保人士、研究、法律等等, 因為這些人或事的努力,使土壤及生態受到保護不被破壞;對於人類而言的英雄,如現在常聽到的淨零議題或食品安全等等,其實都和土壤/細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並透過會前收集土壤相關的問題,進行分享及不同的觀點的互動討論。
· 氣候變遷解方的關鍵包含土壤管理、利害關係人間的合作
1. 土壤而言的夥伴,例如農友、環保人士、研究、法律等等, 因為這群人或事的努力,使土壤及生態受到保護不被破壞;對於人類而言的英雄,如現在常聽到的淨零議題或食品安全等,其實都與土壤及細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2. 放下彼此的歧見共同找尋健康的農牧法,方法包含堆肥、牧草地飼養、採用免耕農法、推廣固氮覆蓋作物、留下枯草地,讓鳥類保有棲息地、肥料使用方式及替代化學藥劑。
3. 造成氣候變遷的成因很多,解決方法應多方設想,以因應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狀況與時空背景找出適合的方式進行。
· 城市及微生物在環境中扮演的角色分享
1. 城市是微生物的美食沙漠,為了維持地景及草皮,施用很多化學藥劑或是不當的土地管理,造成地表逕流,導致土壤及養分流失。
2. 透過保護土壤、生物等方式,減少非再生的自然資源消耗、降低農業對環境造成的衝擊。
3. 如何餵養90億人,必須先餵養土壤微生物。
· 城市裡的有機
1. 定期土壤健檢
2. 加入農業廢棄物製成的堆肥
3. 尊重土壤、動植物間的關係
4. 以有機及科學化的方式管理公園
5. 促進養分循環及提升土壤保水能力
· 土壤相關知識分享
分享人於會前收集土壤相關的問題,包含生活、科學及應用等,在讀書會中用不同的觀點與大家互動討論。
▲圖三、導讀人從不同觀點分享土壤有趣之處
小組討論:延伸主題腦力激盪!
導讀人除了分享章節內容外,每章節皆搭配延伸討論議題,讓同仁共同進行創意激盪!邀請你也來想看看這些問題,一同腦力激盪,有沒有其他解方喔!
在現代社會,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所導致的全球氣候變遷,是十分重要與急迫的問題,全球沒有一個地方,可免於氣候變遷的影響,當然臺灣也不例外。節能減碳救地球已經不僅是口號,更是每個人都應該要身體力行的行動,每個人若能做到減碳小動作、選擇低碳生活,點滴累積下來的效果,就能共同創造永續生活的目標。
【Q1】「一刻鐘城市」會成為我們的未來嗎?我們的城市如何打造一刻鐘城市呢?可行的原因為何?
【A1】小組來答:
1. 一刻鐘城市會成為我們的未來,原因有:台灣地狹人稠、便利性高如7-11、全聯及產品配送方便、懶惰等等原因,所以一刻鐘城市在未來是可行的。
2. 一刻鐘城市無法成為我們的未來,原因有:需視區域而定,都會區可行,但非都會區則很難,原因包含大眾運輸系統,非都會區尚不發達,另提出因為目前無法全國性發展,故可藉由造鎮方式朝一刻鐘城市發展。
【Q2】如何在生活中減碳淨零,創造永續未來的新生活呢?請舉例。
【A2】小組來答:
1. 減少開(騎)車、2. 吃當地及當季食物、3. 少點外賣、4. 減少使用一次性產品或包裝、5. 重覆利用塑膠製品、6. 支持有機農業邁向淨零排放、7. 少吃肉、8. 減少快時尚消費、9. 將CO2收集起來製作可樂、10. 食用有機產品、11. 購買企業已執行減碳行動的生活日用品、12. 無紙化。
【Q3】全球食物浪費的問題,請問要如何在不同崗位上規劃減少食物浪費政策或措施?以學校校長、綠色企業ESG部門主管、縣市政府首長角色擇一說明
【A3】小組來答:
1. 縣市政府首長
(1) 落實食農教育推廣
(2) 剩食再利用,政府成立剩食處理小組,採購剩食給需要的人
(3) 宣導點餐或採買食材適量即可
(4) 蓋堆肥中心
(5) 制定罰緩
(6) 開設食物料理課程、比賽
(7) 剩食採購料理包,開發剩食加工品
(8) 提高農產品價格與垃圾處理費
(9) 光盤計畫(比賽),並提供獎勵。
2. 學校校長
(1) 食材在地採購。
(2) 全食物調理。
(3) 食農教育。
(4) 聘請大廚料理,減少剩食。
(5) 減少剩食宣導。
(6) 計算每班廚餘量,提供下次供餐參考(減少供餐)。
(7) 食物剩下最多的小孩打掃校園、協助製做堆肥。
▲圖四、小組熱烈討論
▲圖五、中心同仁合照
資料來源:Kristin Ohlson(2016)土壤的救贖:科學家、農人、美食家如何攜手治療土壤、拯救地球。台北:大家出版
延伸閱讀:
2022有機農業促進論壇「有機農業如何邁向淨零排放」活動花絮(二)重點摘錄
2022有機農業促進論壇-有機農業如何實踐淨零排放重點回顧1
2022有機農業促進論壇「有機農業如何實踐淨零排放」重點回顧2
撰稿:郭雅岑
校稿:曹錦鳳
歡迎各界傳播轉載使用,敬請標註轉載來源:須註明為「引用自『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官方網站」。
有任何想法嗎?